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海珠 > 人文历史

瑶溪二十四景遗址

时间:2015-11-24 14:59:00 阅读数:
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
“瑶溪二十四景”指的是在河南(今广州市海珠区)瑶溪沿岸及其附近的二十四处游览景点,它以其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,素妆雅朴的田园景貌而吸引游人逸士的向往和赢得骚人墨客的青睐。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孕育、形成和发展,逐步成为已具雏型的旅游胜地。

瑶溪潜在的旅游资源丰富,同它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无关系。因为河南岛呈东西走向,横卧于珠江上,逶迤起伏,中有丘陵台地成为岭脉。地势大致东高(海拔54.3的仑头村圣堂岗是全岛的最高点,延伸到东边一河之隔的番禺市新造镇北亭村)西低,古人形象地把河南岛比喻为龙,龙在岛之东端昂首吐气,龙尾在岛之西端(今该地仍有一街巷称为“龙尾道”)。这丘陵台地的地质构造主要属红色岩系(广州人称之为“红米石”),其质地松疏,易风化而形成悬崖峭壁,生成红岩似锦,绿树葱笼的“丹霞地貌”的自然美景。在岛之西部,有一条长5.83千米的小河马涌(自北向西南由鸭墩涌、小港涌、马涌、三丫涌4段组成,统称马涌,1986年起改称海珠涌)横贯东西,东西出口分别同珠江前后航道相连。过去,马涌没有受到污染,河水清撤,可数游鱼,沿岸花木,掩映扶疏,堪称风光旖旎。瑶溪二十四景恰恰处在这灵山秀水的交汇处,而这区域又与河南较多的名胜古迹相邻近。这样,瑶溪、马涌和小港涌一带成为河南著名的风景游览线就不足为奇了。

瑶溪二十四景如何得名?就该从头说起。

瑶溪,村名,古名窑头。宋代开村以来,本地因盛产陶瓷砖瓦而得名,后渐式微。村中有一小河汉流过,溪水注入南边的泉塘,北与马涌相接,称瑶溪(后又把同瑶溪相接的马涌也叫瑶溪),因而把村名改称瑶溪,今称瑶头。

清代处士刘彤,字子言,瑶溪人。清道光二十年(1840)避客居故里,闲时常桐帽棕鞋,重寻陈迹,把家乡的一草一木,一石一泉,赋诗以寄情怀。后又把众诗筛选,区别名目,得24景。每景撰一小序,缀一小诗,遂成《瑶溪二十四景诗》。道光二十一年(l841),鸦片战争已爆发,英军攻占广州,珠江两岸遭兵焚,刘则远游不返,音问乃绝。其平生所作诗文,亦只字不存。刘之挚交、著名画家居巢,欲辑刘诗而苦无资料。后有蒙氏学子,偶于市上残书故纸中获诗一卷,乃刘诗也。计得诗百余首。内有“瑶溪二十四景诗”,就急购之以赠居。居巢如获至宝,摘其二十四景诗,并将自己及友人写的和诗编入书中,然后捐资开雕。《瑶溪二十四景诗》一书由苏道芳写序,杨永衍刻,于光绪三年(1877)面世。不久,杨永衍又把自己及当时诗人墨客的吟咏,编成《瑶溪二十四景杂咏》一书,于光绪十年(1884)出版发行

从上述可证,瑶溪24个景点的发现、定名和推广,并渐为世人所认同,全赖《瑶溪二十一四景诗》和《瑶溪二十四景杂咏》二书之功。也可以说明瑶溪24景的形成,当时正处在发育发展的过程中,只不过是雏型阶段而已,理由是:

第一,瑶溪24景散布在瑶溪同马涌及小港涌沿岸的丁字形地带上,东西长约2.5千米,南北长约2千米。从宋代到新中国一千年来有过多个的“羊城八景”的版本,但有90.45平方千米的河南岛只有“琶洲砥柱”、“小港花桥”等少数景点人选,而所谓“隔山双树”、“泉塘红叶”、“松基夜月”等的“河南八景”又不见诸经典。当然“瑶溪二十四景”不可能和“羊城八景”、“河南八景”同日而语,但在面积不超过5平方千米的狭小地域,却选出了24个景点,足见这些虽是“小景”仍不失为一方之秀。

第二,一个较大范围的地区,必然有一些景点值得游客去观光浏览的,但无论“羊城八景”也好,“西湖(杭州)十景”也好,被选得人“八景”或“十景”的,当然是最突出、最精华、最典型的景点,显然“瑶溪二十四景”还未具备这些条件。

第三,刘彤在《瑶溪二十四景诗》的自序中简述了他提出“二十四景”的初衷:“他日过是地者,按名探胜,幸不晒其词之陋,肯赐和而即如把臂,以证欣赏焉。则余诗正不妨为先路之导也”。就是说,刘彤定二十四景的原因,只是以诗会友和权充导游而已。并没有把24个景作为瑶溪出色的旅游景点来看待

“瑶溪二十四景”的确实地点在哪里?除个别景点外,今已无从稽考。黄锡凌1937年曾在其著述中绘有《瑶溪二十四景游览图》。但该图是示意图,只标出大概的位置,其方位又同现代出版的广州地图有较大的出人,根本不可能“按图索骥”。

笔者曾亲到景点现场查勘,但物换星移,沧海桑田,原来的田园野趣,几乎全部为现代城市景物所替代,风景绮丽的瑶溪(这里指马涌支流)及其丫涌已于70年代末改造成渠箱,主渠面成了车水马龙的马路(现尚未命名),支渠面成了前进综合市场等商业区和民居,渠下成为排泄污水的暗渠。清代景物,面目全非,真有“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”(《桃花源记》语)之感。笔者又访问过当地10多位土生土长的老人,询及“瑶溪二十四景”所在,答多茫然。然而现场仍有蛛丝马迹可寻(如在原是瑶溪的昌岗大街35号某集团公司门前,在12宽路旁,还残留一段有3宽的流水供人凭吊),老人提供的口碑材料,其中亦有颇具参考价值者。

笔者分析《瑶溪二十四景诗》、《瑶溪二十四景杂咏》等书所描述的内容,比较《瑶溪二十四景游览图》和多个版本的现代广州市地图,结合勘察材料,从有限的资料中综合梳理出如下的一点头绪来

现沿着小港涌、马涌和古瑶溪两岸,从东到西,由北至南地把“瑶溪二十四景”的大概所在地、景观今昔和笔者拟修订的景名(原景名后括号内),分述如下:

石马岗(石马帆影),也称走马岗、上马岗、下马岗,位于今晓港公园内,紧靠园之东门,岗脚同新港西路立交桥相接。它岗峦起伏,蜿蜓至西边烧烤场一带。相传南汉(917971)帝主常同一群宫女在此骑马习箭,寻欢作乐,故名。古今景点的刘王殿、是岸寺和云桂桥就在岗之附近。岗上遍布各种古木,红棉飞絮,苍松参天。此岗距珠江边仅1.5千米,过去中间尽是田野。登岗北眺,一览“大江出没,风帆如织,白云诸山,招之欲来”(《瑶溪二十四景诗》)之气势。小坐翠微,悠然意旷。岗石属红色岩层,今鉴证为古海岸遗址。

待月桥(利桥待月),又名利济桥。东距今江南大道中马路桥约120,北距江南西路约53。桥原木造,后改以石,易名“利济”。桥之左右皆水松,唯东面水田空阔,直连鸭墩珠江边。风清月朗之夜,文人雅士常结伴挚茗携琴,待月桥上,弄弦品茶,论文赋诗,欣赏正如刘彤《待月桥》诗所云:“待月月东升,溪光浩无极。烟村人静时,万物雪霜色。”的一派幽恬景象。现桥尚在,日寇侵华时损毁之桥栏早已修复。桥之前后,今如海珠文化中心大楼、海洋石油大厦等高层建筑林立,处在闹市中。

吟虬径(松径虬吟)与待月桥两岸左右衔接,上铺花岗石板,各长一二里,纤曲有致。靠岸水边广种水松,枝叶繁茂,有如百万翠虬,又似仪兵夹侍。风吹松响,像涛声,若虹吟,春风秋雨,浪拍桥墩,疑响龙音。村人间有放鹤之举,白鹤盘空,唳和吟虬,此情此景,有诗为证:“还疑石桥下,风雨起龙吟。”(罗信芳和刘彤《吟虬径》诗)80年代整治马涌时,利济桥两岸砌石护堤,堤面用水泥构件铺成平坦宽阔的行人道,道旁更遍植槐、柳和大红花树,一河两岸,容貌一新。

蒸霞岸(桃岸蒸霞),处在待月桥之南,溪岸村民围田种桃无数,春日揽望,春风阵阵,粉云袅袅,英落水面,红霞泻影。唐朝韩昌黎诗中的“川原远近蒸红霞”的意境活现眼前。泛舟溪上,如在画中。

鉴空处(鉴空云静)位于今江南新村靠马涌一带。此处沿溪多水松,但隔马涌支流向北望,水田无际,独无一树。眼看天清云静,遥山落翠,近浪归帆,空阔的视野,使人旷达,心目两静,怪不得竟有杨文桂《鉴空处看云》诗中的“心目两澄清,水天相吐纳。痴云本无心,不散常遮塔”(《瑶溪二十四景杂咏》)的描写。70年代末,此处还是无边的菜田,自辟江南西路和江南新村后,农田已让位于楼房建筑物了。

来鸥闸(盐闸来鸥)位于利济桥南,今广州市七十六中门前公路桥附近。村落由马涌支流所围抱,“居氏别馆”(即居巢居廉的“十香园”)就在其间。清代盐务当局在这马涌支流的人口处设闸,以杜私贩。此处昔溪水清澈,鱼虾孳衍,引来群鸥(这不是海鸥,而是一种常在河滩活动的小鸟—沙鸥)觅食,若在岸边垂钓,欣赏那春水、鸥步、杉屋、炊烟的乡村情趣,自会勾起骚人的诗兴,如清代萧馥常《来鸥闸垂钓》诗日:“杉屋烟篷落照迟,沙鸥几点乱涟漪。”今岸边已成民居,因涌水污染严重,鱼虾绝迹,群鸥也不会来了。

人外山房(山房人外),是普荫道院的闲斋。从来鸥闸沿马涌北岸南行到今怀德对涌(街)附近,便是人外山房。山房有支流环抱,远离尘噪,刘彤喜负幽面野,因以“人外”名之,人群之外也。他曾亲种两株桃树于山房之外,并赋诗日:“人外得静理,闭门若深山”。

枕涛屋(茶屋枕涛)乃茶寮也,处在今马涌西部南岸汇源大街附近。屋外皆水松,窗俯漪流,座环活翠,以唐人诗句“一枕波涛松树风”之意境而名之,今原处虽仍有茶馆饭店,但已非昔日之景观情调了。

合流津(瑶津观潮),今仍存的马涌桥即汇津桥横跨其上,过去珠江潮涨时,潮水分别东由鸭墩关,西由凤凰岗口同时人马涌,到合流津两潮汇合,真奇景也,故名。过去堤边一排排的水松,一簇簇的芦苇,招来一群群的水鸟。渔舟唱晚,晓月垂梢,风景独有韵昧。自60年代以来,河水污染严重,昔日的秀丽风光不复存在,自整治马涌后,疏浚河床污泥,铺砌河堤护石,沿堤栽花种树,环境大大改观。

独榕厦(独厦榕荫)、听秋居(茗居听秋)、樟坪(樟坪流莺)三景位于今马涌以东、隔山新街、怀德大街一带,以前此是土坪,有一株古榕,枝叶覆盖数亩,有如屋盖,撑根垂地像屋柱,须根纵横若窗棂,酷似一间大屋,正所谓:“一木独支持,蓬蓬竟成厦”(陆芳培和诗),村民称之曰:“独榕厦”,常在榕下乘凉。耕牛亦多系于此,独榕厦以东不远,就是听秋居茶馆,以松皮葵叶编屋于水松下,面对清溪,水风拍扉,杂树长萝绕屋,阴凉舒爽,虽酷暑亦有秋意,稍东另一土坪上有古樟树一株,三伏盛夏,炎热不侵,凉风自生。杖菜行,有幽鸟相逐。诗云“炎暑不到处,夏凉生古阴”,“峥嵘古坪上,流莺许结邻”,真一景也。今这三景的景观早已荡然无存,成为船检大院、农机宿舍和华海大厦等现代化商业居民区。

十丈红棉道(棉道红云)、劳农亭(劳亭听雨)在瑶溪东北、今隔山、南昌大街一带,是古时北游村外诸山必经之路,道长约10丈,有木棉树一株,矫挺独立,花时照影云红,时闻鹧鸪啼声。士人常于此吟,如潘飞声和诗日:“一声山鹧鸪,唤我寻春去,满地红珊瑚,仿佛越台路”。由红棉道北折,阡陌弯环,有小阜田心突起,昔有神庙一间,门外一小亭四敞。农事大忙时,农民常于此用饭休息,相慰劳苦,故名。春雨丝丝,布谷声声,游兴油然而起。杨永衍《劳农亭喜雨》诗日:“团团午磕尚闻香,喜听春禽布谷忙。”今此两景已杳,变成街巷。

谑翠堤(谑堤春晴)、藤花坣(渚坣藤花)、景融轩即舟屋(舟屋景融)三景的所在地已难确认,笔者从“堤沿小汉通藤花坣,非至舟屋不涉此,盖冷僻径也(《瑶溪二十四景》)”这段话来分析,似是在瑶溪的一处支流,今之石桥大街、田心大街和西市大街附近一带。谑翠堤杂树浓密,满月皆翠,行人常被枝叶揭帽牵衣,潜鱼荫鸟,顿增游趣,故有冯世谦“苍翠蘸清溪,鱼鸟混相谑”之和诗。在谑翠堤旁,水中有小沙渚,上有以杉皮建造的小屋,船形,名“舟屋”。屋旁有古榕杂树,主人黄仲鸾常在此与客流唱和,人景相融。萧馥常和诗日:“不辨屋与舟,都在融春里”,故又称“景融轩”。舟屋渚上,长满林木,北岸堤坣(粤字,音博,土堤也)有农舍数间,牵牛花之蔓藤攀墙覆瓦,花时丽照溪光。每于春寒薄暮,微雨疏烟,最是看花时候。

茶田(茶田春晓)占有瑶头以南的大片地方,据《瑶溪二十四景诗序》称:“茶田多在瑶溪。茶虽小丛,而根及泉,毋劳灌概”。春日清晨,采茶姑娘冒着雾漫露湿,边采茶,边唱歌,堪称一景,正是“河南好种茶,春日茶田晓,一抹绿烟微,茶歌出林表”,赢得诗人的雅兴。据称:河南茶品质在清远茶和古劳茶之上,惜今茶种已失传,茶田亦尽变民居。

石岗(石岗双榕)、茶市(茶市晨曦)位于今昌岗路与江南大道交接处一带。石岗乃瑶溪村之主山,“岗石如盘陀”。岗上有两株榕树,婆婆翡蔚,树根似屏几,时有游人策杖拖屐登临游览,远眺天水,近听鸣禽,亦一乐也。茶市在石岗西麓,凌早茶农携笼挚筐在此卖“茶生”(未加工的鲜茶叶)卖茶者多是妇女,太阳高挂时则散市,茶农则买米回家煮饭。正如诗中云:“青娃白头姥,卖茶日向早。”“日高茶市散,归来始晨炊”,石岗于1970年前后开辟马路时被推平,代之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气息。

双洲书院(双洲书声)、涤砚池(砚池墨香)、泉中泉(奇池泉涌)、云林画意坡(画坡云林)等景点位于今泥岗即礼岗路一带。笔者听瑶溪父老称,双洲书院就在礼岗路与昌岗中路交接处的星都大酒店附近。该书院旧在天后庙左,倾纪,嘉庆二十年(18巧)重建,为上下十三村学子童生读书求学之所。书院四周岗峦相接,丛林遮掩,远避市区嚣扰,是个研究学问的好地方。书院之前有涤砚池,池宽虽不足3亩,但一泓净碧,真是“墨池湛明瑟,常凝翰墨香。”在涤砚池内,有甘泉从池底喷出,状如浮钵,外池水凝碧而内泉水澄澈,界线分明,故称泉中泉,奇观也。云林画意坡在涤砚池之南坡,细草厚苔,苍翠欲滴,有古树成林,疏密有致,缀以蓝天白云,真是一幅活的图画。僧宝筏和诗曰:“平远见寒林,斜阳淡苍翠,此即天然图,水墨觉多事。”这就是此景的描绘。

上述是笔者近来研究“瑶溪二十四景”的一点不成熟见解,愿与诸方家商榷并祈指正。二十四景虽属雏型,但蕴藏着巨大的旅游价值。建议有关当局统筹规划,选其精华,投资开发,希望《瑶溪二十四景》一日游不会是梦想。